在電動車市場進入“行業陣痛期”的同時,另一幕大戲:電動三輪和兩輪的“搶客”大戰正在悄無聲息的醞釀著。
三輪和兩輪搶客?我想絕大部分人看到這個話題時,都會說簡直“扯蛋”,三輪和兩輪壓根就是兩個不同的東西,用途和使用人群不一樣。但是事實上,近兩年電動三輪車與兩輪車搶市場現場越來越激烈。
在互聯網行業有個詞語“用戶群體結構”經常被提及,而幾乎所有的策劃公司在給企業做方案,都會研究產品的用戶群體結構。在電動三輪車剛剛起步階段,消費者大都選擇電動兩輪車作為代步工具,隨著電動三輪車市場份額逐步增大,用戶群體結構發生了變化,很多“重疊群體”由電動兩輪車向三輪車轉移
什么是“用戶群體結構”?我在這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對于電動兩輪車市場而言,學生群體算一類,工薪階層算一類,而那些中老年人群也算一類。但是不幸的是,三輪車的用戶群體正在與兩輪車發生著重疊。其重疊群體是在年齡層為40歲—50歲的中老年用戶。這個重疊段的用戶會放棄電動兩輪車而選擇休閑型三輪車,在鄉鎮市場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一直以來,三輪車的成熟度遠不及兩輪車,在三輪車的發展初期,主要市場是農村市場或載貨用途,用戶群體主要為鄉鎮45歲-65歲的農民群體和城市60歲以上的老人群體,然而隨著三輪車產品的創新,其用戶群體結構正在發生著變化,比如休閑型電動三輪車會將原本購買電動兩輪車的中老年人搶走了,從而導致電動三輪車行業最為明顯的變化就是城市用戶群體由原來的60歲為主,拓展到了40歲的年輕群體。產品線由最初單一的生產工具型,演變為集休閑型、貨運型、載客型、半封閉式、全封閉式等為一體的多緯度產品線。
隨著電動三輪車的產越來越成熟和多樣化,重疊用戶群體會繼續擴大,搶客大戰會愈演愈烈,至于這場“搶客”大戰誰是最后的贏家,好像已經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你準備好參戰了嗎?